首页
关于我们
产品中心
客户案例
资讯中心
公司新闻
乳品百科
行业动态
在线留言
联系我们
主页
>
资讯中心
>
行业动态
>
乳业巨头关于巴氏奶的战争,谁是赢家?
来源:
储奶罐
日期:
2020/07/16 10:58
浏览:
巴氏奶在市场上“逐年升温”,无论是伊利、蒙牛等乳业巨头,还是新希望、光明等区域性企业,或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巨头,纷纷布局巴氏奶市场。
受限冷链等运输限制,巴氏奶原本是盘踞区域发展,拐点出现在2018年。2017年5月,蒙牛成立鲜奶部。2018年1月,蒙牛正式入局巴氏奶,一年内一口气推出了17个鲜奶单品。2019年底,阿里火线入股蒙牛订奶平台“天鲜配”支持冷链入户。今年4月,可口可乐中国与蒙牛新设合营企业落定,主攻低温奶产品。今年5月,蒙牛总裁接受采访时表示蒙牛鲜奶已经是市场第二,要争做市场第一。伊利也从2018年1月发力巴氏奶,2019年底又推出三款新奶。
而早在2007年就诉求“中国鲜奶第一品牌”的新希望乳业在蒙牛成立鲜奶部时就快速做出战略升级,把产品结构中鲜奶的比例从30%提升到60%。此外,新希望还加快了收购整合地方乳企的步伐,加速了上游奶源的布局。光明、三元这些传统巴氏乳企巨头也积极应对,又是收购又是推新品。外资巨头以及电商也纷纷入局鲜奶市场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超市里的鲜奶折扣应接不暇。
谁能从鲜奶战中突围?
事实上,巴氏乳一直是全国性乳企巨头的“软肋”。在奶源的数量上,伊利和蒙牛的确有竞争力,但其奶源位置却离鲜奶市场的中心很远。而我国的冷链建设以东部为主,牛奶的主要产地冷链物流企业相对稀缺,三四线城市的冷链铺设更是深入不足,现有冷链系统仍然难以解决产销不对称的难题。而奶源是另外的难题,蒙牛和伊利要想发展巴氏奶,得和其它的区域乳企一样,重新走上收购、并购区域牧场和城市乳企的路线。而巴氏奶稍短的保鲜期也给善于常温奶营销的蒙牛和伊利出了难题。
但相较于伊利,蒙牛布局巴氏奶的动力更强。一方面,巴氏奶有利于蒙牛充分利用其优质的南方奶源。另一方面,巴氏奶短期拥有成长红利,一旦完成突破将长期享有商业壁垒,有利于蒙牛缩小与伊利的差距。
而老牌区域性乳业可以借巴氏奶崛起的东风继续做大做强。新希望采取“错位竞争”的战略,其奶源及市场布局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和部分东部城市,牢牢占据了西南低温市场的发展资源。而光明在收奶量上高于新希望,可是光明太过局限在华东地区,对于其“全国性强势巴氏奶品牌”的目标真的是渐行渐远。
乳企的出路
巴氏奶未来的发展无外乎两条路:一是由点到面的全国性整合,最终形成巨头;另一种是继续区域化深耕,最终出现多个几十上百亿级的区域龙头。显然,短时间内基本上还是诸侯乱战的局面。
无论想成为全国化的巨头还是区域龙头,都必须要解决五个问题:合格的优质奶源及加工能力,近距离的牧场,冷链匹配度,就近市场的人口带来的容量以及企业能掌握的入户订单数量。大家都有需要增补的环节。
从全产业来看,作为牛奶产业的常规产品形态,常温奶品类持续增长的故事几近结束。低温奶的战争才刚刚开始。
上一篇:
多家企业发布拟收购消息 恒天然、西部牧业董事长进行调整
下一篇:
为什么“乳业国家标准”谣言总在市场动荡时死灰复燃
推荐阅读
2020上半年乳品行业股价两重天 蒙牛的市值为何被
乳企双寡头格局?掰扯一下国内几家乳企
蒙牛伊利新希望扎推布局宁夏,他们究竟在争夺
中国乳业的发展,从来不靠所谓的“意见领袖”
菊乐食品再闯IPO,中小乳企为何扎堆谋上市
17.11亿收购案,全国乳业格局将变?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